<b id="sidpw"></b>

<b id="sidpw"></b><tt id="sidpw"><address id="sidpw"></address></tt>
<tt id="sidpw"></tt>

<b id="sidpw"></b>

<b id="sidpw"></b>

2022年自動駕駛級別最高的車(目前量產車的最高自動駕駛等級)

自動駕駛 958
今天給各位分享2022年自動駕駛級別最高的車的知識,其中也會對目前量產車的最高自動駕駛等級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本文目錄一覽: 1、自動駕駛有望趕超特斯拉,華為2022年量產L4級ADS

今天給各位分享2022年自動駕駛級別最高的車的知識,其中也會對目前量產車的最高自動駕駛等級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本文目錄一覽:

自動駕駛有望趕超特斯拉,華為2022年量產L4級ADS

文 王鵬宇

圖 來源網絡

即便市值飆升至6000億美元,一躍成為全球市值最高車企,特斯拉被質疑的聲音也從未停歇過。

在很多人看來,除了在正確的時間做了正確的事,建立了不可逾越的先發優勢外,特斯拉“收視長虹”的主要原因就是對自動駕駛核心技術的把控。在L0長時間“統治”出行生活后,的確是特斯拉將自動駕駛帶入了公眾視野,讓出行生活逐步走向了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然而,此起彼伏的幽靈剎車和如同定時***一樣的“失速門”卻毫不留情地一次次敲打著每一位“心懷期許”的看客。 這不僅刺激到了消費者對于“最具未來潛力”技術的信心,而且讓近在眼前的自動駕駛時代看似更加“遙遙無期”。

不論如何,“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如期而至并不會為 汽車 工業按下“暫停鍵”。數字化時代,傳統意義上 汽車 作為“載人工具”的角色已經開始弱化,場景算法、人工智能取代人力的未來影像也注定會印刻到現實。在這種迫在眉睫的轉型檔口,最擅長算法和連接的華為,已經在悄然中做好了踏浪前行的準備。

自從華為智能 汽車 解決方案品牌“HI”和重磅產品Mate 40同場發布后,華為在 汽車 領域的每一個動作都變得引人注目。從外界看,華為參與“造車”的效率可謂神速,但如果從華為體系內部看,這種切入智能電動車新賽道的“并線”仍然是循序漸進。

在華為上海研發中心,為智能車BU新業務設立的研發團隊、新辦公樓場地,可容納更多人員的蘇州技術中心,超過3000人的工程研發團隊,都在以肉眼可見的飛快速度迅速擴張。

這些都在詮釋一個新動向:華為大力布局智能 汽車 解決方案是深思熟慮且有備而來的。而在眾多需要攻堅的領域中,智能駕駛涉及的面更廣,更是 汽車 智能化領域的風向標。對于這個能夠改變出行生態的高階技術,華為將其放到了權重最高的位置。

這個決定既符合當下“智能 汽車 ”的發展趨勢,也恰巧迎合了華為深耕數十年的通訊、IT領域特長。負責華為自動駕駛業務的BU ADS智能駕駛產品線總裁和首席架構師蘇箐介紹:“從行業頂端特性來講,自動駕駛兩個特點。 其一,它是計算機科學的***,是目前計算機科學內最復雜的問題;第二,它是一個超復雜的嵌入式系統,而這是華為擅長的?!?

從數十年的積累來看, 華為的全棧經驗可以全部用于自動駕駛的研發工作?;久娴募夹g構建足夠的先進且扎實,而且在研發實力上,龐大的華為體系也能輕松應付系統高速迭代至少15年,而軟硬件的完整產業鏈條,也能恰到好處地將成本控制在“能夠接受的范圍內”,這顯然是任何 汽車 企業都無法全情投入的事情。

某種意義上說,不應該是華為跨界參與“造車”,而是未來智能 汽車 的進化,以一種出人預料卻又合情合理的方式,“闖進”了華為最擅長的用武之地。

眾所周知,自從華為正式宣布進入 汽車 領域后,“華為不造車,幫助企業造好車”就像一句金口玉言輾轉于華為的所有高管之中。在外界看來,這句話能夠為正處于轉型期的傳統車企們服下一顆“定心丸”,但背后的深層次意義以及各種“可能性”仍然難以察覺。

不過在華為上海研發中心的參觀經歷告訴壹哥,“不造車”的決策更多來源于華為對通訊、ICT領域的熱愛與堅守,也可以看做一家IT產業巨頭對業務邊界的“堅守”。

華為智能 汽車 解決方案BU總裁王軍認為, 華為的優勢主要是在軟件、算法、生態。 “做算法研究是眾多科學的集合體,包括融合的算法,感知的算法……技術含量高、難度大,更需要長期積累,正好華為公司在無線和人工智能領域,積累了大量的算法人才?!?/p>

另一方面,華為自主研發的操作系統,包含AOS, VOS在內的技術也可以更好的把相應能力體現在車上,讓第三方更好地開發應用。

事實上,華為正在做的事情就是將30多年積累的ICT技術帶入智能網聯 汽車 場景,這其中不僅包含軟件、操作系統的“軟實力”研發,借助通訊行業、智能手機領域積累的技術力量,華為同樣擁有首屈一指的硬件開發流程以及相應技術。

早在2015年成立“車聯網實驗室”,對車載交互、智能駕駛、電動部件等關鍵技術進行研究,延伸“端、管、云”的ICT能力,如5G、AI、IoT、云計算、光電子技術等。

例如激光雷達。雖然這項技術壁壘高,成本也長時間居高不下,也因此導致氣急敗壞的馬斯克瘋狂否認其“先進性”,但這個已經在其他領域得到驗證的關鍵核心零部件,已在華為的實驗室中具備了可觀的技術競爭力、成熟的成本控制方案。

標準的高階自動駕駛采用了3顆激光雷達,就可以解決自動駕駛全場景的應用問題。 一旦這項技術真正運用到量產項目上,它將成為高端智能 汽車 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甚至極有可能攻克特斯拉FSD難以逾越的“自動駕駛技術盲區”。

在智能 汽車 進階之路上,車廠更懂車,更懂用戶,而華為則是清晰明確地瞄準了更擅長的ICT技術,將認真與專注全情投入到 汽車 工業的“完全轉型”上。

擁有解決方案細膩嚴謹,研發團隊實力雄厚的“先天優勢”,華為在高階自動駕駛領域的進步必然是超乎業界預期的。作為ICT領域持續領跑的基礎設施供應商,華為扮演的關鍵角色愈發重要——成為 汽車 工業奔向智能時代的關鍵助推器。

毋庸置疑,智能體驗的持續迭代,加上未來自動駕駛的美好愿景已經成為每一個 汽車 企業長遠而偉大的目標。

除了特斯拉、蔚來等互聯網車企在智能 汽車 浪潮的變革中“橫空出世”外,無論是大眾豐田還是寶馬奔馳等傳統 汽車 巨擎,都在加碼智能軟硬件上的布局,并且寄希望于核心技術掌控在自己手里。但是,不論歸屬于哪個陣營,都要分散大部分經歷到生產制造,傳統機械以及整車供應鏈的運營中去,從而無法分散精力深耕系統開發、軟件標定和運算平臺的核心細分領域。

究竟誰能率先滿足用戶對于更智能、更高效和更安全的出行體驗的需求?華為在此時給出了答案。

王軍介紹:“HI高階自動駕駛ADS是中國道路場景下最好的‘高階自動駕駛系統’,這個全棧解決方案設計通過了最高等級ASIL D功能安全評估。它采用了以終為始的設計思路,以L4級自動駕駛架構為基礎,提供面向L4-L2+級自動駕駛全棧解決方案,傳感器、中央超算、算法全面領先?!?/p>

尤其是在自動駕駛應用環境以及場景上,華為的全棧式解決方案不僅涵蓋高速、城市環路和自動泊車全場景,而且解決了復雜城區內的使用狀況。其中,AVP泊車為最后一公里增值助力,打破目前市面上的系統如“孤島”般零碎的不佳體驗,更能通過“自我進化”的智能學習模式補強復雜城市路況的工作邏輯,完成日常從家到辦公室、辦公室到家的高頻應用場景。

這套能覆蓋中國私家車主全場景駕駛路況的高階自動駕駛系統,相比起特斯拉高速上春風得意,城市路中寸步難行的“偏科水平”,究竟誰更加符合從“通勤工具”向“智能移動終端”蛻變的趨勢,結果高下立判。

實事求是地說,將于2022年Q1全面量產的ADS,標志著高階自動駕駛真正開啟量產進程。屆時,它將是用戶在市面上能夠購買到可覆蓋日常最大化駕駛場景的真正高階自動駕駛系統。

2020年北京車展上,華為展臺的宣傳標語清晰明確——把數字世界帶入每一輛車。而 現實生活中,華為已經和上汽、長安、廣汽和北汽等多家國內主流整車企業達成智能電動車領域的戰略合作。量產作品落地已經進入了最后的沖刺階段。

在 汽車 從載人的交通工具進化到“輪上智能終端”的過程中,這家令人耳熟能詳的通訊公司已經在全心全意化作 “輪上的智能終端”時代的助推器, 汽車 行業的百年變革,中國 汽車 企業真正的“彎道超車”,即將呈現“第四次工業革命”中最為精彩的一幕。

盤點2022年“凸頂”車型 哪款是你的菜?

【愛咖原創】2022年,新能源汽車賽道將會比過去一年更加擁擠,尤其是在智能純電轎車那一組,各車企不再掩藏真正實力,把能打的牌都往外出了。有趣的是,過去大家在這個領域都在火拼車內屏幕數量、尺寸、分辨率或者是處理器,但今年大家似乎都在往“凸頂”的方向發展,所謂“凸頂”也就是說在車頂前端位置安裝激光雷達或是高清攝像頭,從而形成“凸包”狀。

這里面包含了智己、蔚來、威馬、哪吒等知名品牌旗下的產品,這些產品預計會在今年陸陸續續下線交付。當然,除了“凸包”,這些車型還是有不少其它看點的,不管是智能座艙還是智能駕駛都拿出了自家最新的技術水平。

第一款:

車型名稱:智己L7

預售價:40.88萬元

預計交付時間:2022年第二季度初

外觀方面,延續了概念車科幻風格的造型設計,前大燈造型類似于希臘字母“∑”,整個前臉看上去非常犀利;智己L7車長超5米,車身非常修長,不過側面造型設計非常圓潤,以至于能夠讓這臺車的風阻系數達到0.21的水準;車尾部分采用了貫穿式尾燈設計,并且一直延伸至車身側面。

相比爛大街的前后燈貫穿式設計,小編認為智己L7的車燈將會在同級中更為突出。此外,經過威廉姆斯前瞻工程團隊對于底盤的調校,這臺車在智能化的同時還可以讓車主享受到賽道級的駕駛樂趣。

數字座艙硬件:

基于對數字座艙全新交互模式的理解,智己將IMOS設計理念運用到了這臺車上。座艙內部采用39英寸的巨幅智慧場景屏以及12.8英寸AMOLED 2K中樞屏的布局設計,中控臺三塊屏幕并不是獨立的單一功能屏,得益于系統底層多核異構分布式架構,可以做到多屏聯動。另外,三塊屏幕產生的數據將會交給驍龍8155來處理,芯片性能方面不必擔憂。

數字座艙軟件:

大聯屏左側約2/3區域的功能主要是儀表+中控,分辨率為4320x720,包括了車輛行駛信息、地圖導航信息以及常規中控該有的功能信息;最右側副駕***屏的分辨率為1920x720,具備投屏、電臺、視頻播放等功能;中樞屏的概念其實與功能控制屏很接近,可以參考理想ONE的功能控制屏,不過顯示清晰度并沒有敷衍大家,也做到了1888x1728。

這臺車的輔助駕駛交互絕對是一個亮點,打造了一套命名為“IMAD”的空中領航交互模式,智能駕駛和地圖信息融合在一起,能夠填滿儀表和中控界面,官方解釋該功能的目的是想以一種上帝視角的方式讓用戶了解更多的道路信息,達到一種沉浸式效果,不過小編覺得在行駛過程中,這種模式可能需要駕駛員花時間去習慣,對車內其他乘客來說倒是一種與眾不同的體驗。

自動駕駛:

智己L7提供了兩套智能駕駛解決方案,一是以高清攝像頭為主的視覺感知方案,包含12顆攝像頭、5顆毫米波雷達、12顆超聲波雷達等傳感器,配合英偉達Xavier自動駕駛芯片以及高精度IMU、高精地圖,實現全場景、超視距全路況感知。另外一套會采用激光雷達方案,兩顆1550nm波長的激光雷達將會布局在車頂左右兩側,芯片將會采用英偉達Orin-X。

第二款:

車型名稱:威馬M7

預計售價:30萬元

預計交付時間:2022年底

威馬其實是屬于最早一批造車新勢力了,但它目前卻與“蔚小理”相差甚遠,最近的鎖電事件也是再一次把它推向了輿論的頂端,威馬的日子一直都不好過,計劃今年交付的威馬M7不知能否改變它萎靡不正的狀態。

威馬M7也是威馬汽車首款進軍C端市場的純電動旗艦級轎車,光從名字就可以看出它的目標競爭對手就是蔚來ET7、智己L7等等。

前臉采用了分段式貫穿燈帶設計,夸張地延伸至兩側翼子板,引擎蓋板上雙拼色涂裝很時髦,頗有超跑范;側面造型并沒有太吸引人的亮點,倒是有幾分小鵬P5的影子;尾部方方正正,與激進的前臉形成鮮明的反差,前后貫穿式燈帶設計形成呼應。

數字座艙硬件:

目前,這臺車的座艙內部暫未正式開放,不過從宣傳的PPT來看,內飾風格簡約清新,只在方向盤上保留了少量的實體按鍵,使用儀表和中控為一體的雙聯屏設計,這也將會是威馬全新的設計語言。關于數字座艙芯片,小編猜測至少不會次于威馬W6的8155。

數字座艙軟件:

在車內交互設計上,中控位置自適應i-Rota多功能旋鈕裝置是一個比較新穎的設計,它實則還是一個小屏幕,按照場景化“智能手表”表盤來設計,集成了諸如空調、音樂播放、時間等功能,還可以進化成為情感交互的載體,顯示圖片、符號、表情等內容,帶給用戶全新交互體驗。

同時,M7首次采用了威馬自主研發的i-Surf點陣屏設計,為副駕的交互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情感載體。除了可以顯示基本的車輛信息之外,還可以展現用戶自定義的動畫、小游戲等富有趣味化的內容。

自動駕駛:

M7配備了32顆智能駕駛感知硬件,包括了3顆自主變焦高精超視固態激光雷達和7顆800萬像素高清攝像頭,能夠實時構建周邊環境。此外,M7配備全球頂級的智能駕駛算力平臺,搭載4顆最新的Orin-X車規級自動駕駛芯片,算力最高達1016TOPS??梢钥闯鐾R為了智能駕駛毫無保留,拿出了王炸級的智駕系統零部件。

第三款:

車型名稱:蔚來ET5

指導價:32.8-38.6萬元

預計交付時間:2022年第三季度

外觀上,ET5延續了X-Bar的設計理念,和ET7一樣將高性能自動駕駛傳感器融入到車身中,吸取了源自EP9的靈感,機艙蓋上方的加強筋線相比ET7更銳利、更具力量感。

數字座艙硬件:

ET5座艙采用了環抱式一體化設計,艙內出風口、揚聲器、解鎖按鍵都做了隱藏式設計。雙屏設計從蔚來的SUV一直延續至轎車中來,采用了10.2英寸的HDR儀表屏+12.8英寸的AMOLED中控屏,中控屏分辨率為1728x1888,座艙芯片也將會和ET7同步,使用高性能8155芯片。值得一提的是,ET7后排位置6.6英寸的HDR多功能控制屏和HUD增強平視顯示系統并未出現在ET5上。

ET5搭載了應用AR/VR技術的全景數字座艙PanoCinema,蔚來與AR設備商NREAL聯合開發了專屬AR眼鏡,可投射出視距6米,等效201英寸的超大屏幕;還與NOLO合作研發了NIO VR Glasses,搭載超薄Pancake光學鏡片,可實現雙目4K顯示。這也印證了此前李斌在線下專訪時提到的“我一直的夢想是消滅車內屏幕,而我們除了對幾何空間的思考,還需要做更多車內的體驗、聲音體驗的思考?!?/p>

數字座艙軟件:

鑒于蔚來的套娃式設計理念,ET5也將會沿用ET7那套系統,儀表屏除了能夠顯示常規的車輛行駛信息以外,還能模擬智能駕駛工作路況,蔚來特色NOMI機器人保留了下來,借助于四組麥克風陣列和專用的NPU核心,使NOMI具備聲紋識別功能。

自動駕駛:

為了實現更高級別的智能駕駛,蔚來搭載了Aquila超感系統,擁有33個高性能感知硬件,每秒能夠產生8G的圖像數據,車頂處超遠距高精度激光雷達對提高自動駕駛的安全性非常重要。為了匹配高精度感知系統,ET5同樣搭載了NIO Adam超算平臺,平臺內置了四顆NVIDIA Drive Orin-X芯片,綜合算力可達到1016 TOPS。其中兩顆主控芯片負責NAD全棧計算,包括相互校驗的感知、多源組合定位、高精地圖、多模態預測和決策等領域的應用。

第四款:

車型名稱:哪吒S

預計售價:20-30萬元

預計交付時間:2022年底

外觀方面,哪吒S前車燈采用了分體式設計,造型狹長且犀利;從車身側面來看,這款車型采用溜背設計風格,使用的是電子后視鏡,不過這應該還是概念車的狀態,按照國情,這個配置應該不會出現在量產車上;尾燈也是當下流行的貫穿式設計。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與小編感覺一樣,哪吒S和智己L7的外觀相似度非常高?

數字座艙硬件:

關于這款車的內飾,官方還未公開,不過從目前曝光的圖片來看,哪吒S采用全新的內飾設計語言,中控是一個豎形大屏,隔開了液晶儀表屏和副駕***屏,并沒有采用三聯屏設計,有點像是高合HiPhi X那種內飾設計。

不過可以知道的是,哪吒

【本文來自易車號作者愛咖出行,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系作者。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易車無關】

智能科技直接拉滿格,2022年這6款重磅轎車不容錯過

隨著國內汽車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面對需求高漲的消費者,許多車企也在不斷對車型進行更新換代,2022年新年伊始,各大車企就已經蓄勢待發,有許多車型即將登場。

這其中,有許多車型在科技實力方面都有了非常亮眼的表現。

今天,我們就挑選出2022年最具科技實力的6款重磅轎車,一起來看看有沒有讓你心動的車型吧?

林肯Z

上市時間: 2022年3月

一句話點評:燃油車也能擁有27寸超大顯示屏

作為林肯首款國產轎車,林肯Z基于Zephyr概念車打造而來。

雖然是一款燃油車型,但是在科技實力方面,林肯Z卻一點都不遜色于新能源車。

坐進車內,最引人注目的當屬12.3英寸液晶儀表以及27英寸中控屏所組成的超大屏幕,同時搭載了“星云”車機系統,包含多種功能,不僅集成多種APP軟件,大屏還支持分屏操作,科技感可以說是相當到位。

此外,林肯Z還全系搭載人臉識別,全系標配128色氛圍燈,全景天窗,高配車型還搭載了香氛裝置。

當然,林肯家族式的按鍵式換擋機構也沒有缺席。對于年輕人來說,這樣的配置還是十分具有吸引力的。

寶馬i3

上市時間: 2022年下半年

一句話點評:以i3之名煥新登場,后軸標配空氣懸架

除了林肯Z以外,即將登場的還有寶馬i3。

提到寶馬i3,許多人想到的可能是那臺造型前衛、碳纖維車身的前衛小車,寶馬i3作為寶馬推出的首款純電動汽車,上市以來共銷售了近25萬輛。

不過,這款寶馬i3將在今年6月份停產。

我們今天要說的此“i3”非彼“i3”,其實是華晨寶馬即將推出3系轎車的純電版本,它將繼續采用i3作為車型名稱。

在科技氛圍的營造上,華晨寶馬i3的內飾設計基本沿用了i4的設計方案,采用碩大的一體式懸浮曲面屏,包含12.3英寸液晶儀表盤和14.9英寸中控屏,同時屏幕也會略微向駕駛員傾側,統的雞腿檔把也被短小的電子撥桿替代。

此外,i3還將會裝備全新升級的iDrive 8操作系統。

如果要說最具競爭力的科技實力,更多的還是體現在操控方面。

譬如它的后軸將標配空氣懸架,以及像i4一樣提供M部門的運動調教,智能分配驅動力、自適應M懸架、額外的車身加強部件及M制動系統等,對于追求駕駛體驗的消費者來說,這些也都是加分項。

奧迪A6L

上市時間: 2022年8月

一句話點評:虛擬駕艙設計夠吸睛,三塊液晶屏科技感十足

在BBA當中,在科技感的塑造上最有造詣的還當屬奧迪,所以,下來當然也少不了奧迪的身影。

今年8月即將登場的2022款奧迪A6L,就有著非常強的科技氛圍。

奧迪A6L采用虛擬駕艙設計,科技感十足,內飾采用標志性的三聯屏設計,嵌入式液晶顯示屏采用了分屏設計,使其在同級別中非常有特點。

同時,新車還將采用三輻多功能方向盤和電子擋桿,搭配中控臺上紋理細膩裝飾面板,也讓車內的質感看起來更加精致。

智己L7

上市時間: 2022年4月交付

一句話點評:各種黑科技加持,4屏聯動讓人印象深刻

如果說奧迪A6L的三屏很有特色的話,那么智己L7的4屏聯動則更加引人注目。

智己汽車是由上汽集團、張江高科和阿里巴巴集團聯合打造的品牌,而旗下的智己L7則定位為中大型純電動轎車。

在硬件實力方面,智己L7配備了多達12顆攝像頭,5顆毫米波雷達、12顆超聲波雷達,車內還有2顆鏡頭,從而為智能駕駛功能提供更加全面的硬件支持。

而且,車內還采用了39英寸巨幅智慧場景屏連,分辨率可達到4K水準,搭配12.8英寸曲面設計AMOLED超算中樞屏,還能夠實現4屏聯動,科技感非常強烈。

威馬M7

上市時間: 2022年下半年

一句話點評:搭載3顆自主變焦高精超視激光雷達

剛剛提到的智己L7在硬件實力方面十分亮眼,接下來要說的這款威馬M7,作為威馬汽車旗下第一款轎車產品,也同樣看點十足。

威馬M7不僅搭載了3顆激光雷達,還將搭載全球頂級自動駕駛芯片NVIDIA DRIV Orin-X、7枚800萬像素超高清攝像頭、4枚200萬像素高清環視攝像頭、5個毫米波雷達、12個超聲波雷達,從而形成360°全方位融合感知網絡。

在內飾方面,威馬M7采用雙連屏設計,整個儀表臺看起來非常簡潔。

比較有意思的是,威馬M7的內飾保留了一個名為“i-Rota”的控制旋鈕,這個旋鈕的表面能夠顯示各種內容,有點像是智能手表。

通過操作旋鈕,就能夠實現控制音樂播放、調節空調等功能。

蔚來ET7

上市時間: 2022年3月交付

一句話點評:擁有全球首款基于UWB技術的數字鑰匙

前面提到了智己L7,它對標的競品車型蔚來ET7也同樣值得一提。

蔚來 ET7 車機系統采用第三代高通驍龍汽車數字座艙平臺(8155 芯片)和高通驍龍汽車 5G 平臺,這也是蔚來推出的第二代智能座艙。

此外,蔚來ET7還采用了全球首款基于UWB技術的數字鑰匙,普通的定位技術能夠達到的定位精度僅能達到米級,UWB技術則能夠讓定位達到厘米級的精度,可真正實現無感進出。

在動力方面,蔚來ET7還采用全新材料打造的第二代高效電驅平臺,應用碳化硅模塊,搭載前永磁+后感應的雙電機四驅組合,前180kW/后300kW的電機布局,輸出總功率可達480kW,零百加速僅需3.9s,同時還可以實現超過1000km(NEDC)的續航表現,具有很強的競爭優勢。

結束語:

總的來看,2022年將要來臨的這幾款重磅轎車,在科技實力方面都是有很多看點的,在內飾屏幕、智能駕駛、操控科技、動力科技等方面,都有著各自相應的優勢。那么,面對這6款即將到來的車型,有沒有哪款車最讓你心動呢?

【本文來自易車號作者二師兄玩車,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系作者。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易車無關】

關于2022年自動駕駛級別最高的車和目前量產車的最高自動駕駛等級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掃碼二維碼
人妻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精品无码毛片久久久_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囯产_久久精品亚洲AV日韩AV

<b id="sidpw"></b>

<b id="sidpw"></b><tt id="sidpw"><address id="sidpw"></address></tt>
<tt id="sidpw"></tt>

<b id="sidpw"></b>

<b id="sidpw"></b>